中注协陈毓圭秘书长在五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常务理事、秘书长 陈毓圭
(2010年11月25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受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和刘仲藜会长的委托,向大会报告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以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工作,并就今后工作提出建议。请予审议。
一、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以来工作的回顾
2004年11月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以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视关怀下,在财政部党组和第四届理事会的正确领导,以及相关部门和地方注协的支持配合下,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紧紧围绕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确定的行业建设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注册会计师法》赋予、财政部党组委托和财政部领导交办以及协会章程规定的职能,始终坚持以维护公众利益为宗旨,以诚信建设为主线,以国际化发展为导向,制定实施行业发展战略,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9]56号,以下简称“国办56号文件”),着力提升行业发展规模和质量,带领全行业积极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6年来,通过行业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各项改革创新工作的推进,行业规模进一步壮大,执业质量和职业道德进一步提升,行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以及行业的社会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有了显著进步,注册会计师行业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与中国经济共成长。截至2010年10月31日,中注协有会员近18万人,其中执业的注册会计师95378人,会计师事务所7790家(含分所799家)。2009年度全行业业务收入达到317亿元,比2004年翻了一番,注册会计师提供服务的企业超过350万家,行业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6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实施行业人才培养战略,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四代会”提出,要用五到十年的时间,打造出一支在质量和数量上能够满足我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战略,以及现代企业制度需要的执业队伍。为实现这个目标,中注协于2005年6月发布《关于加强行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即人才培养“三十条”,系统提出了加强行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率先在专业化市场中介组织中启动人才培养战略,并制定发布《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在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价值观、道德与态度等方面构建了注册会计师的胜任能力框架结构,为行业人才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以领军人才培养为着力点,大力培养高端人才。制定和实施注册会计师行业领军人才培养规划,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公开选拔领军(后备)人才,通过集中培训与跟踪培养相结合、提升能力与树立形象相结合、系统学习与交流互动相结合等方式,着力提升领军(后备)人才的专业能力、领导和管理能力、文化素养、外语水平和国际视野,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自2005年以来,已选拔7批共计193名领军班学员,其中包括两批主任会计师领军班学员,共举办20期有针对性的境内外集中培训。在6年一个培养周期内,实行严格的考核淘汰机制,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形成了行业领军人才培养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品牌化。这些领军人才有的成为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下属专门委员会委员,代表中国实现“话语权”;有的承办起国际业务,为境外资本市场提供鉴证服务;有的成为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委员或中注协专门(专业)委员会委员,在行业和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与境外会计职业组织加强合作,努力培养国际化人才。2006年起,先后与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香港会计师公会和澳洲会计师公会合作开展英国特许会计师合作培训项目(ACA)、香港注册会计师资格项目(QP)和澳洲注册会计师联合培训项目(IPP),为中国注册会计师考取境外资格搭建平台,提供资助。这些项目开展以来,累计已有96名中国注册会计师分别取得英国特许会计师、香港注册会计师和澳洲注册会计师等职业资质。
——加强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建设,积极培养行业后备人才。自2006年起,中注协建立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院校教学评估机制,根据评估结果提供资助,并引入淘汰机制,有效推动了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目前,共向19所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院校提供资助和指导。中注协自2006年启动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学生境外实习项目以来,已选送5批共442名学生前往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9家国际会计公司进行为期3个月的实习,极大提升了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的影响力,使之成为各高校本科教育中的亮点。与此同时,还定期举办教学研讨会,与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联合开展师资培训,组织院校师资赴苏格兰特许会计师协会访问交流,提高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师资的专业教学能力和国际视野。
——加强继续教育制度建设,强化注册会计师持续职业发展。为了强化注册会计师持续职业发展,提升继续教育理念,完善继续教育机制,变“要我学”为“我要学”,2006年,中注协发布实施新的《中国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制度》,并逐步建立起“以中注协为指导和推动者,地方注协为支柱,会计师事务所为基础,国家会计学院为重要基地,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院校为人才储备来源”的行业人才培养组织体系,协调推进注册会计师持续职业发展工作。2005年至今,各级注协累计培训注册会计师近50万人次。其中,中注协委托三所国家会计学院举办培训班235期,累计培训注册会计师3.5万余人次,同时,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远程教育网络,6年来先后举办远教(视频)培训班32期,培训学员8.5万人次。中注协还研究制定了《非执业会员继续教育暂行办法》,为非执业会员持续职业发展提供支持。
(二)实施准则国际趋同战略,实现准则持续全面趋同
高质量的专业标准体系,是注册会计师行业赖以生存的技术基础。推进并保持审计准则持续全面趋同,是行业国际化发展的技术支撑,也是适应中国经济国际化进程进一步深入的必然要求。
#p#分页标题#e#——提出并实施准则国际趋同战略,建立起一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顺应国际趋同大势的审计准则体系,成为国际典范。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审计标准趋同的大势,中注协于2005年启动准则国际趋同战略。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拟订48项审计准则并于2006年2月15日由财政部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已经建立起一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顺应国际趋同大势的审计准则体系。我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努力得到国际组织的高度评价。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于2005年12月8日与中国审计准则委员会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实现趋同,并高度赞赏中国在审计准则国际趋同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重大进展,认为这种努力和进展为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在审计准则国际趋同方面树立了典范。世界银行在《中国会计和审计评估报告》中,充分肯定了中国会计审计准则建设和实施以及行业立法、市场环境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对中国会计审计改革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中国改进会计审计准则和实务质量的战略已成为良好典范,可供其他国家效仿。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在《世界各国(地区)采用国际审计准则情况的报告》中也对中国将国际审计准则融入中国审计准则,并坚持动态趋同的积极立场表示了高度赞赏和肯定。
在实现趋同的基础上,中注协启动了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审计准则等效谈判。2007年12月6日,中国审计准则委员会与香港会计师公会签署《关于内地审计准则与香港审计准则等效的联合声明》,等效认同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做好准则实施的指导和培训,确保执行到位。为帮助广大注册会计师正确理解和使用新准则,制定发布执业准则指南,为新准则的实施提供更具操作性的指导意见。中注协还相继制定发布《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指南》、《小型企业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指南》等,为注册会计师按照新准则的要求编制工作底稿提供具体指导。中注协还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咨询委员会的作用,积极为会员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指导注册会计师按准则要求执业。为了确保新准则贯彻实施到位,创造性地采取“一竿子到底”的培训策略,综合运用面授培训、远程教学、培训教材、教学光盘等多种培训手段,在新审计准则发布后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直接对全国7万多名注册会计师轮训一遍的任务。
——根据国际审计准则明晰项目修订发布新审计准则,实现准则持续全面趋同。审计准则体系发布实施近4年,总体运行情况良好。最近几年,审计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开展明晰项目,对国际审计准则做出了重大修订,我国审计实务中也面临一些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中注协于2009年初又进一步启动了审计准则修订工作,共涉及38个准则项目。2010年10月31日,中国审计准则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修订后的新审计准则,2010年11月1日由财政部正式发布,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新审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审计准则的持续全面趋同。11月10日,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与中国审计准则委员会再次签署联合声明,宣布我国修订发布的新审计准则与明晰化后的国际审计准则实现实质性趋同,并认为中国在国际趋同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重大进展,充分展现了中国政府和会计职业界超凡的决策和组织实施能力,为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树立了典范。
——以国际趋同战略为指引,制定发布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提出的更高要求,中注协于2009年10月发布《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非执业会员职业道德守则》,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职业道德守则在充分总结行业恢复重建以来职业道德实践经验,以及认真分析行业诚信建设实践新情况的基础上,对注册会计师承担审计以及相关专业服务涉及的职业道德理念进行了系统阐述。职业道德守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的全面趋同,这是在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基础上,推进国际趋同战略的又一成果。一个行业用近7万字的篇幅,基于30年的实践积淀,按照国际趋同的要求规范自己行业的职业道德行为,充分体现了行业对公众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
(三)实施事务所做大做强战略,同步推进中小事务所做精做专
做大做强是注册会计师行业顺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和国际化发展新形势的必然要求。2007年5月,中注协制定发布《关于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意见》,系统阐述了做大做强的总体目标、核心内容和具体途径,全面启动做大做强战略。同时,科学引导中小事务所规范有序发展,促进行业规模结构的合理优化。
——强调规模和质量并重,引导事务所做大做强。一是从2006年起,对事务所评价办法进行改革和完善,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不断修改完善,每年发布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对事务所的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进行评价,引导和促进事务所强化规模与质量并重的发展理念,全面提升执业质量和专业服务能力。二是指导事务所加强内部治理机制建设,夯实做大做强的基础。2005年,中注协发布《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协议范本》和《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章程范本》,从章程、协议文本规范角度引导事务所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和管理机制。2006年,成立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指导委员会和专家咨询组,启动内部治理规范体系的建设工作,并于2007年5月发布《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指南》,全面指导事务所建立风险管理严格、质量控制有效、公开透明、相互制衡的事务所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三是为避免事务所合并过程中因程序不清或不到位多走弯路或引发矛盾,降低事务所合并风险与成本,在开展对事务所联合合并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发布《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程序指引》,就事务所合并涉及的重要程序提供指引,指导事务所合并中顺利实现实质性融合。四是积极探索适应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发展需要的组织形式,推进大型事务所向特殊普通合伙组织形式转制,帮助和引导事务所实现组织体制和内部治理机制的转变。
——引导鼓励事务所“走出去”,提升国际竞争力。一是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为行业“走出去”提供政策扶持。2007年12月26日,在中注协协调推动下,商务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会计师事务所扩大服务出口的若干意见》,从境外业务拓展、境外执业网络建设、相关政策扶持措施、境外市场开放推动、执业环境改善、行业支持服务等方面,为事务所“走出去”提供重要的政策支持。二是建立“走出去”信息平台,为事务所了解企业“走出去”信息、国家支持政策等提供动态信息服务。三是会同相关部门,多次组织召开“走出去”企业与会计师事务所座谈会,搭建事务所与企业交流信息、沟通情况和洽谈合作的平台。四是积极参与双边或多边自贸谈判,推动会计市场开放;深入研究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较为密集的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现状,积极组织事务所赴非洲、北美、欧洲和东盟等国家和地区考察培训,为事务所拓展海外业务牵线搭桥。五是承办三届中国(香港)国际服务贸易洽谈会会计服务分论坛,组织内地事务所赴港交流,对外推介中国事务所。六是结合国内事务所开展国际合作和加入国际网络的实践,就事务所加入国际网络做出提示,提示事务所加入国际网络#p#分页标题#e#必须坚持平等互利、公平公正的原则,要兼顾好各方利益,妥善处理合作各方的权益关系。
在推动事务所做大做强和“走出去”的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积极响应,深入探索做大做强的方式和途径,一批无论从业务收入到注册会计师人数均比此前有飞跃式发展的大型事务所涌现出来。一些具备品牌优势的国内大型事务所开始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布局境外发展网络,拓展国际业务。同时,越来越多的国际网络对中国市场给予了更多关注,主动谋求与中国事务所的合作。2009年度,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事务所达到34家;截至目前,有50家事务所在香港、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等地设立了62个分支机构或者联系机构。
——高度重视中小事务所的规范发展,推动中小事务所做精做专。规范发展中小事务所,既是中小事务所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行业做大做强的内在需要,是行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中注协和各地方注协深入调查研究,严密对申请设立事务所的合伙人(股东)进行实质性审查的要素和程序,确保申请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专业胜任能力;协调推进高新企业认定审计、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和会计服务外包等业务,开拓中小事务所的业务空间;举办专门面向中小事务所的业务培训,帮助中小事务所培养人才;出台《小型企业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指南》,加强对中小事务所执业的技术指导;探索建立分类监管制度,加强执业质量检查,促进中小事务所提高执业质量。中注协还制定发布《关于规范和发展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中小事务所规范发展的总体目标,提出了规范、发展、环境改善等三方面的具体措施,引导中小事务所不断进行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打造内部管理规范、执业质量严格、服务水平精专、社会公信力强、能够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中小事务所群体。
(四)实施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打造中国注册会计师的“国际通行证”
注册会计师考试是行业选拔人才的唯一途径。适应实施行业发展战略的要求,中注协不断研究推进考试制度改革,提升考试的国际化水平,推动考试的国际认可,扩大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影响力。“四代会”以来,共举办6次考试,5万余人取得全科合格证。自1991年举办注册会计师考试以来,累计15.7万余人取得全科合格证,为行业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不断提升考试的国际化水平,助力行业发展战略实施。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吸收国际化人才加入中国注册会计师队伍,推动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国际化水平,根据财政部考委会的决定,中注协从2006年起,设立注册会计师英语测试,2007年起在全国统一考试部分考试科目中增加英文附加题或英文作答题;2006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设立欧洲考区,2010年又在澳门设立考场。与此同时,积极开展与境外会计职业组织的考试互惠磋商,加快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国际认可的进程,其中,2005年与香港会计师公会签定部分考试科目相互豁免实施协议,2008年与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签定部分考试科目互免协议,此后还与香港方面就有关内容进行了补充修订。截至2009年底,累计已有501名港澳台及外国籍公民通过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
——实施考试制度改革,实现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的国际趋同。2008年,为助推行业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中注协启动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研究,并于2009年1月正式发布《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方案》。改革方案以《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和《职业会计师国际教育准则》为指导,以提升考试理念、充实考试内容、完善考试方式为核心内容,设计提出了符合终身学习理念和充分体现胜任能力评价要求的考试制度。新考试制度两个阶段“6+1”的考试模式实现了与国际普遍认可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的趋同,继专业标准、职业道德守则之后把行业国际趋同战略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2009年,新旧两套考试制度同时运行,通过精心组织和周密实施,顺利实现平稳过渡,受到考生和国际同行的认可。2010年9月,还举办了新考试制度下的首次综合阶段考试。
——加强考试组织制度和体系建设,规范考试组织管理。先后发布《考试管理工作指南》、《监考人员工作规则》、《应考人员考场守则》等组织管理制度,规范考试组织管理,保证考试组织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应急机制,从容应对甲型H1N1流感等突发事件对考试的影响。经过多年努力探索,健全了考试大纲及辅导教材的编审工作机制,充实了“理论联系实际,侧重实务操作”的命题原则,完善了双重评卷制度及评卷质量管理制度,引入执业注册会计师和领军人才参与试卷评阅,进一步减少可能影响评卷结果的主观因素,做到科学、规范评定考生成绩。同时,在部分省市试点运行网络报名管理应用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全国统一的注册会计师考试网上报名管理系统,考生足不出户便可实现网上报名和教材订购,方便了考生报考,也提高了考试报名组织工作的效率。
——加大注册会计师考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根据考试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中注协积极推动财政部分别于2006年和2010年两次修订发布《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违规行为处理办法》,增强对考试违规行为处理的可操作性,加大对考试违规行为的处理力度。2008年,中注协与有关考试机构联合行动,共享防范舞弊设备和资源,对科技手段舞弊建立起“制度严密、保障有力、监控到位”的科学防范体系。2010年9月,在中注协积极协调下,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防范和打击非法利用无线电设备在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中舞弊等行为的通知》,建立国家防范和打击利用无线电设备在注册会计师考试中舞弊的协调工作机制,开展联合整治行动,切实维护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公平和秩序。2005年至2009年,共查处了751名考生的违规行为,并分别给予了取消当场或者当年考试成绩、3至5年不得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处罚。
(五)严格行业监管,建立行业监管长效机制
开展行业执业质量检查是《注册会计师法》赋予注协的重要职能。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监管作用是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有益创新。行业执业质量检查制度建立并实施了7个年头,实践证明协会建立监管长效机制的努力是认真和成功的。
——以惩戒警示和教育提高为目标,建立完善与国际惯例趋同的行业执业质量检查制度。2004年,中注协发布《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制度》,对会计师事务所实行5年一个周期的系统性全面检查,教育和惩戒相结合,督促事务所提高执业质量。2007年,中注协将证券资格事务所的检查周期由5年调整为3年,并由中注协直接组织检查。周期性、系统性检查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是行业国际趋同战略的进一步深化。6年来,不断健全执业质量检查制度,修订完善检查手册,指导检查人员统一检查标准、检查程序、检查要求,推进检查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制定并不断完善会员执业违规行为惩戒办法和惩戒委员会、申诉委员会运行规则,从制度上和组织上保障惩戒工作的公平公正,增强检查工作的透明度和权威性;不断探索监管队伍的选拔机制,建立兼职检查员制度,形成了一支业务能力过硬、执业经历丰富的检查人员队伍,有力保障了检查的效率和效果,提高了检查质量。
按照“严格检查,严格惩戒”的原则,2005年至2010年,各级注协共抽调5400余名检查人员,检查会计师事务所8500余家次,对存在问题的1585家事务所和3051名注册会计师给予了行业惩戒。其中,#p#分页标题#e#2007年至2010年,中注协对存在严重执业质量问题的10家证券资格事务所和66名相关注册会计师给予了行业惩戒。
——以上市公司年报审计质量为重点,建立完善了年报审计监管路径。中注协抓住社会公众关注资本市场信息质量这一核心问题,制定完善上市公司年报审计监管工作规程,抓好年报审计监管的事前提醒、事中监督、事后报备三个环节。一是针对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会计审计准则执行情况的现状,在年报审计开始前发出审计警示。二是在年报审计期间安排专人负责跟踪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定期编发年报审计情况快报,关注“炒鱿鱼、接下家”,要求事务所及时报备客户变更情况等,进行严格督导。三是在年报审计结束后进行报备分析,利用报备资料梳理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中的问题,并作为执业质量检查的重点。
在2004至2009年度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审计中,通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调整利润总额3055亿元,调整资产总额15214亿元,调整应交税金549亿元,在查实上市公司利润、保障资本市场稳定、保证税法执法的严肃性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依托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行业诚信信息监控体系,进一步提高行业运行的透明度和信息化水平。自2002年中注协提出以诚信建设为主线的行业工作思路以来,始终把诚信建设作为协会的中心工作和保障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工程,深入落实到行业各项管理服务的实践中。2006年,中注协在全面总结行业诚信档案制度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着手建立以“注册”为枢纽的行业诚信信息监控体系,提高行业运行的透明度和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深化行业诚信建设。诚信信息监控体系以行业管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支持平台,具有“全面记录、实时监控、有效披露”三大功能,一方面为加强行业监管创造条件,敦促注册会计师保持应有的专业能力和诚信品质;另一方面,将注册会计师执业的相关信息展示在阳光下,为社会公众监督行业提供便利。借助行业管理信息系统贯穿行业工作全过程的立体网络管理优势,诚信信息监控体系将行业的资格准入、人才建设、标准建设、继续教育、执业质量监管等各项工作纳入诚信建设的框架,形成以职业道德守则为核心、以诚信信息监控系统为支持、以相关制度机制为保障、以诚信宣誓和自律公约为引导的行业诚信体系,不断夯实行业发展的基石。截至目前,行业诚信信息监控体系中,全国所有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相关信息,已经上网供公众查询和监督。
——建立完善任职资格检查制度,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督管理。中注协认真履行《注册会计师法》赋予的注册会计师任职资格检查职能,不断完善检查办法,提高检查质量。2008年2月,中注协修订发布新的《注册会计师任职资格检查办法》,对注册会计师任职资格检查作出明确的规范性要求,其中增加了暂缓检查、检查结果需公告等条款,并完善了相关惩戒措施,加大检查的力度和披露的刚性。各地注协在协会网站和当地权威报刊上公告任职资格检查结果,公开接受社会监督。2009年开始,还将各地注协任职资格检查结果在中注协官方网站进行公告,加强信息披露力度。2005年至2010年,共有8236名注册会计师因未通过检查而被撤销或者注销注册会计师资格。
(六)指导行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证行业平稳快速发展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注协把指导行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危机动态,积极开展调研和研讨。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危机动态及其对会计行业的影响,关注国际会计、审计准则制定机构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关注G20峰会对会计行业发展的新要求,并及时向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提出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应对金融危机的意见和主张。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开展调研,了解金融危机对行业的影响,研究提出应对举措。以“金融危机对会计师行业的影响:挑战、机遇与担当”为主题,主办2009年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会计师行业交流研讨会,共同探讨应对金融危机之策,以及注册会计师行业在金融危机条件下的社会责任。
——发布应对金融危机的意见,积极指导行业妥善应对。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发布《关于当前经济形势下服务经济发展大局促进行业平稳发展的意见》,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充分发挥行业的专业优势,积极服务于宏观经济政策的落实和市场信心的提振等,进行了系统阐述。《意见》还要求行业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要坚守职业道德,加强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推进业务转型升级,加大人才吸纳和储备,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和行业责任,并在相关领域给予了具体指导。
——采取积极措施,支持事务所渡过难关。一是在中注协网站开通“行业应对金融危机政策信息”专栏,及时发布中央和地方出台的政策信息和国际会计、审计准则制定机构发布的应对金融危机信息,为会员获取和利用信息提供便利。二是提醒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关注企业持续经营风险、财务舞弊风险,并对可能隐藏风险的重要环节作出提示,指导事务所高度警惕和防范企业经营风险转化为审计风险。三是积极与事务所进行沟通,要求事务所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和行业责任,尽量不裁员、不减薪,并自觉抵制不正当竞争。四是积极协调推进事务所参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企业破产管理人业务,以及国家重大投资项目的咨询和审计项目等,拓展业务领域。五是返还会计师事务所2009年度上缴中注协团体会费的10%,支持事务所渡过难关。
(七)大力拓展新业务领域,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在深入贯彻国办56号文件,加快推进行业科学发展的进程中,中注协将新业务领域拓展作为行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行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扎实推进。
——加强政策指导,为新业务领域拓展指明方向。制定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其中重点对新业务领域拓展进行规划和指导。为使全行业的业务领域和收入结构得到优化,制订发布《会计师事务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领域业务拓展工作方案》,研究提出新业务领域拓展工作思路,指导行业拓展新业务领域。中注协还组织制订了行业首个《注册会计师业务指导目录》,对行业能够为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提供服务的业务项目,进行了全面梳理,按鉴证业务和咨询服务业务共列示11大类262项,基本涵盖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所有领域。《指导目录》对每一个服务项目,从法律依据、报告使用者、委托人、专业胜任能力要求、执业准则、业务开展情况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为拓展新业务领域指明了依据、方向、路径和措施。各地注协也积极推动当地政府出台加快当地行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在医疗卫生机构及高校等非营利组织财务报表审计等业务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以点带面推进,逐步逐项突破。发挥注协推进新业务领域拓展的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组织各地注协认领115个新业务项目予以重点推进,通过分类试点,实现重点突破。这些项目密切结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大局和实际,深层挖掘社会热点需求,成为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亮点”。
中注协深入研究我国地区经济战略布局,积极推动多方合作,共同打造会计服务示范基地。先后走访多家地方政府、相关单位和部门,争取支持,探求行业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和途径。#p#分页标题#e#2010年8月,中注协携同北京、广西、江苏注协分别与北京西城区政府、中国服务贸易协会、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签署了三大会计服务示范基地建设的合作框架协议;11月,携同天津注协与滨海新区人民政府签署会计服务示范基地合作框架协议,进行重点推动和跟踪指导,着力打造行业新业务领域拓展示范基地。
此外,中注协还与有关地方注协一起,积极协调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两会”上提出发展企业秘书服务,拓展会计师事务所服务空间的议案和提案。
——加强经验交流和指导培训,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举办多期新业务领域拓展研讨班和培训班,召开多次新业务领域拓展交流促进会和座谈会,就新业务领域拓展方法指引、实务操作、国际经验进行交流和研讨;以“拓展注册会计师新业务领域,服务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题举办第四届注册会计师论坛;组织注册会计师赴香港交流取经等,通过多方探讨交流,分享经验,培训人才。
中注协还陆续制定发布了《外汇收支情况表审核指导意见》、《注册会计师承办企业破产案件相关业务指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及其讲解、《医院财务报表审计指引》等一系列服务行业新业务领域拓展的专业指引,为行业新业务领域拓展提供技术支持。
此外,开发了新业务领域拓展网页,跟踪发布新业务领域拓展政策信息和进展信息,宣传行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做法经验,构建起行业新业务领域拓展的信息平台、交流平台和展示平台。
(八)深化对外合作交流,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在国际会计师行业的影响力逐步增强
积极参与对外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推动行业发展,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改革发展的重要经验。“四代会”以来,中注协进一步巩固、加深与境外会计职业组织的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进一步提升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国际影响力。
——扩大国际合作,服务重点工作。在人才培养上,相继与境外知名会计职业组织加强合作,支持和鼓励中国注册会计师取得国际资格;借助境外会计职业组织的教育培训体系和资源举办境外培训班;选送优秀的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学生赴境外国际会计公司实习,等等。在考试制度改革过程中,多次组织境外考察,选派员工赴澳大利亚和英国的会计职业组织学习考试制度,成立境外专家咨询组,咨询国际专家和境外职业组织对我国考试制度改革的建议。在推进事务所做大做强战略中,积极与境外机构联系,为事务所开辟国际市场牵线搭桥、洽谈结对,寻求合作渠道。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有效推动了行业重点工作的开展,推动了行业发展进步。
——积极参与会计行业国际事务和对外交流,提升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中注协积极履行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会员义务,向国际组织传达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主张。积极参加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等国际准则制定机构会议,直接参与国际准则的讨论和制定,反映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诉求,推动审计准则国际趋同。在国际会计师联合会遵循项目中,中注协成为首批通过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审定最终行动方案的6家会计职业组织之一,得到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充分肯定,被誉为为发展中国家会员组织和其他成员组织树立了良好典范。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及其下属委员会非常重视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意见,多次在中国召开委员会会议,并希望中国选派更多代表担任其各委员会委员。刘仲藜会长于2005年12月当选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基金会受托人,成为国际会计准则最高领导机构的成员。目前,中注协继续担任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和亚太会计师联合会理事职务,经中注协推荐,有4名中国代表在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下属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理事会、中小事务所委员会、会计职业组织发展委员会担任委员,推荐代表当选亚太会计师联合会在国际会计教育准则理事会咨询顾问组的成员。在刚刚召开的第18届世界会计师大会上,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授予王军副部长“特殊贡献奖”,以表彰他在推动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以及促进准则国际趋同方面所做的工作,进一步表明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改革发展成就,得到行业国际组织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充分彰显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国际影响力。
在对外交往方面,王军副部长率代表团出席2006年在土耳其召开的第17届世界会计师大会、2010年在马来西亚召开的第18届世界会计师大会并发表主题演讲,刘仲藜会长率代表团出席2007年在日本召开的第17次亚太会计师大会并发表主题演讲,在会计行业的世界舞台唱响了中国声音。2005年至今,中注协加大与境外会计职业组织双边交流合作的力度,与14家境外会计职业组织签署18项合作协议和备忘录;接待国际会计职业组织和国际会计公司来访团组460余批次,派出出访团组110余个。
——密切两岸四地会计师行业联系,推动建立沟通交流的机制和平台。在内地与港、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下,中注协积极探索两岸四地会计师行业的沟通交流机制,推动建立了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会计师行业交流研讨会,2006年至今每年举办一次,成为两岸四地会计师行业开展专业交流、加强业务合作,更好地服务于两岸四地经济贸易合作的有益平台。
此外,经过多年筹备,中注协于2010年9月在香港成立了第一个海外会员服务机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服务有限公司。这是中注协更好地满足海外会员的服务需求,支持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走出去”迈出的关键一步。
(九)加强协会建设,进一步提升管理服务能力
中注协牢记使命,认真履行《注册会计师法》赋予的考试、注册、批所备案、标准制订、监督检查等职能,即法定职能;认真履行财政部党组委托和财政部领导交办的职能,即委托职能;认真履行章程规定的行业管理和服务职能,即自律职能,切实承担起指导推动行业发展的责任。
——丰富完善协会管理和服务职能,更好地推进行业建设。中注协积极探索行业管理的规律,加强面向执业会员和非执业会员的服务、监督、管理、协调职能建设,建立完善了以服务经济社会为导向的鉴证服务体系、以胜任能力为导向的考试评价体系、以严把“门槛”为导向的注册准入体系、以国际趋同为导向的执业标准体系、以终生学习为导向的继续教育体系、以诚信道德和执业质量为导向的监督检查体系、以事务所“走出去”为导向的国际合作体系、以做大做强为导向的发展战略体系、以政治保证为导向的党建工作体系、以服务监督管理协调为导向的行业组织体系。
——充分发挥理事会的作用,加强民主决策和科学管理。中注协积极探索行业组织的运行规律,强化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建立健全行业组织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四代会”以来,组织召开理事会#p#分页标题#e#会议(含通讯会议)6次,常务理事会会议7次,就行业重大事件进行民主决策,并先后14次就重要文件、制度、办法书面征求常务理事意见或进行审议,确保决策遵循行业发展规律,代表行业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专门和专业委员会由2004年的8个发展到目前的13个,每年分业务类别召开专门和专业委员会会议,或者就特定事项书面征求委员意见,充分发挥专门和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咨询功能,提高行业管理决策的科学水平。
——加强中注协秘书处建设,加大对地方注协的业务指导力度。协会秘书处是履行和承担行业发展各项职能的机关。中注协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机关建设,在决策机制、干部队伍、业务流程、档案管理、内部制度和机关文化建设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08年12月,制定发布《关于改进和加强协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协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不断丰富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流程、规范服务方式,切实解决行业发展和会员执业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升协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2010年11月,制定发布《注册会计师协会工作人员廉洁自律若干规定》,规范各级协会工作人员行为,引导和促进行业廉政建设。2009年8月,中注协完成新办公楼搬迁,办公条件得到改善,也为深化会员服务工作提供了条件,中注协充分利用办公楼的硬件设施,积极为会员举办讲座、提供活动场所和相关服务,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为加大对地方注协的工作指导,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全国注协秘书长工作会议,每年召开全国考试、注册、培训、监管等业务工作会议,密切中注协与地方注协的工作联系与指导,上下联动,充分发挥注协系统开展行业管理和服务的优势。从2008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期全国注协秘书长领导力培训班,提高各级注协秘书长的领导和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带领行业发展的“领头雁”作用。为调动和鼓励地方注协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于2005年制定实施了《地方协会年度工作评比奖励暂行办法》,按照注重实绩、鼓励创新原则,从业务开展和协会建设各个方面对地方注协进行全面考核。目前,全国注协系统工作人员超过1000人,管理和服务行业发展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有力地推动了行业科学发展。
——积极开展行业宣传,提升行业影响力。6年来,编发《工作简报》280期,《情况通报》170期,成为相关部门和单位了解行业的重要窗口。加强协会网站建设,编发网站信息6000余条,成为行业信息发布的权威平台。出版《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73期(含2期党建增刊),并于2008年被评为全国会计类核心期刊。《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经济日报》等全国性媒体高度关注行业的改革发展,6年来,全国性新闻媒体共刊发行业报道2500余篇次,其中,《人民日报》报道近20次,中央电视台报道近30次,有效提升了行业的社会影响力。另外,启动名誉会员和资深会员的评定工作,授予17位同志“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名誉会员”称号,授予684名同志“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资深会员”称号;积极组织参与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注册会计师”系列和“会计管理工作者”系列的评选,10位注册会计师荣获“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荣誉称号,通过优秀注册会计师的评选宣传,向社会展示和传递了行业的良好形象。
——积极开展行业研究和对外协调,推动行业法制体系完善和行业发展环境优化。2005年以来,积极开展行业调研和研究,全力支持和参与《注册会计师法》的修订工作;成立行业相关立法研究工作组,积极与立法机关沟通协调,促成新《公司法》确立公司法定审计制度、《证券法》合理界定上市公司审计责任、《合伙企业法》新增“特殊的普通合伙”组织形式、《企业破产法》明确会计师事务所可以担任破产管理人,并对《国有资产法》、《审计法》、《反垄断法》、《保险法》、《物权法》、《独立董事条例》、《审计法实施条例》、《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金融类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20余部法律法规中涉及行业职责、资质的条款提出意见,得到立法机关的采纳,推动行业法制体系进一步完善。
参与起草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就外汇收支情况表审核、注册会计师刑事责任的认定、民事责任的界定、企业年检、取消补充审计和双重审计、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审计等事项与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安部、最高法院、工商总局、证监会、科技部等相关部门加强协调沟通,促成相关办法和司法解释的出台,努力改善外部环境。积极开展维权工作,维护行业和会员的合法权益。
——推进行业文化建设,增强行业凝聚力和向心力。2008年举办注册会计师行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中注协成立2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全面总结行业恢复重建以来和协会成立20周年的成就和经验,并将纪念活动转化为实际行动,推进行业发展取得新的进步。先后举办三届注册会计师论坛,就行业国际化发展、事务所内部治理、新业务领域拓展等行业发展热门话题展开研讨,成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与国内外同行间交流的渠道和舞台,与社会公众沟通的桥梁和平台。举办两届行业“诚信杯”乒乓球赛,弘扬行业诚信理念,凝聚行业精神,创新行业文化,展示行业风貌。2008年11月,还成功举办“第三届全国会计知识大赛注册会计师行业选拔赛”,检验注册会计师学习、领会和执行新会计审计准则体系的成果,在全行业掀起了学习新准则、贯彻新准则的新热潮。
行业发展和协会建设的显著进步得到各级领导机关和社会的充分肯定。中注协机关于2008年和2010年分别荣获“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和“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中注协党委于2003年至2008年连续获得“财政部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部分地方注协也分别荣获全国或省级先进社会组织、学习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社会领域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十)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加强行业党的建设
在财政部党组和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委的领导下,中注协机关具体承担行业党委办公室、会计师事务所学习实践活动指导小组办公室和财政部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注册会计师行业指导办公室的职能,扎实推进行业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指导行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
——圆满完成学习实践活动,得到中央领导高度肯定。2009年10月以来,注册会计师行业第一次作为一个整体参加了中央举办的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同志不仅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还亲自深入会计师事务所视察调研;李克强同志先后两次在我们的工作汇报上作出重要批示;李源潮同志亲临行业作具体指导,先后8次在有关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和批示,不仅对行业和行业党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更给予了鼓励,指明了方向,成为我们进一步做好行业工作的强大动力和工作方针。中央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中组部也给予了有力支持和重点指导,财政部党组多次专题听取工作汇报,积极部署协调,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谢旭人同志还亲自担任会计师事务所学习实践活动指导小组组长,深入行业调研指导。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以“党员职工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利益各方得实惠”为目标,以“党性为基、诚信为本、务实为要、发展为上”为主题,加强指导,狠抓落实,力求实效,推进“一竿子到底”的动员督导、学习培训、联系点建设、理论宣讲,切实做到动员在一线进行、培训在一线展开、工作在一线推动、问题在一线解决。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始终强调党建与业务“两手抓、两促进”,以党建促业务,着力破解制约行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国办#p#分页标题#e#56号文件,将新业务领域拓展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实际行动重点推进;发布一系列推进行业科学发展的制度和意见,比如加强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制度建设的意见、加强行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改进和加强行业监管工作的意见、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程序指引等;深入开展行业科学发展“问题与对策”研讨,建立起行业重大问题研讨解决制度和业务整改长效机制,着力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问题,提高行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行业学习实践活动取得的突出成效,得到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总结大会和习近平、李克强、李源潮等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
——启动行业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建立行业创先争优长效机制。2010年4月,按照全党统一部署,注册会计师行业启动并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紧紧围绕行业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新业务领域拓展为突破口,以事务所转制为保障,以H股企业审计为契机,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以中小型事务所规范发展为基础,着力推动行业跨越式发展。
为了建立行业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推动行业科学发展,还探索建立了以“综合指标导引、分类自我评价、纵横定位定向、分级核实公开、管理持续优化”为主要内容的会计师事务所创先争优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设置1500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更好地使行业创先争优活动与行业科学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夯实行业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推动行业建设、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事务所发展、从业人员素质不断迈上新台阶。
——大力加强行业党建,积极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探索新途径。党的十七大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强调要加强新社会组织的基层党组织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四中全会上进一步要求加大在各类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力度,统筹推进会计师行业等领域党建工作。
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2009年9月,中组部与财政部党组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成为新时期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建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行业紧紧抓住学习实践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的重大机遇,大力加强和改进行业党的建设。2009年10月15日,经财政部党组批准,成立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委,成为新社会组织党建的重要体制创新。行业党委成立后,积极协调推动成立省级行业党组织,截至2009年12月7日,除西藏不具备条件暂由财政厅机关党委代管行业党员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深圳市均成立了行业党组织。通过创新行业党建工作体制,使财政系统的领导力量与协会系统的组织力量实现有机结合,有序推进了行业党的组织建设、作用发挥和活动开展。
在探索建立条块结合、充分发挥行业党组织作用的党建工作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把事务所党组织的作用定位在“保证促进”上,推动党建系统与行业管理系统、党员管理与注册管理、党性教育与诚信教育、党的思想建设与事务所文化建设、党员发展与人才建设有机结合,建立行业党建的长效机制,保障、推动行业科学发展。2010年2月,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实现在行业的全覆盖。截至2010年6月底,会计师事务所党组织隶属关系全部理顺,行业党员组织关系理顺工作也取得阶段性成果。2010年4至7月,行业选派了8名党员骨干参加财政部机关党校第52期进修班,在此基础上,报经有关主管机关同意,设立“中央党校中央国家机关分校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员骨干进修班”,第一期进修班已于10月开班。
(十一)广泛参与社会事业,自觉担当社会责任
——积极组织推动会员参政议政,为社会发展献计献策。充分发挥行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参政议政作用,是行业的社会责任所在。“四代会”以来,注册会计师行业先后推荐4名注册会计师当选全国政协委员,38名注册会计师当选为省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89名注册会计师当选为地市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57名注册会计师当选为区县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注协还多次组织召开行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为行业会员参政议政提供支持。
2005年以来,先后向统战部推荐了5名信息联络员,选送了5批共12人参加统战部组织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理论研讨班,积极参与和承办中央统战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联系会议,先后有多名行业代表荣获“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荣誉称号。
——积极组织行业参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管理和服务工作,全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专家优势,积极号召、组织行业会员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府投资绩效评价、区域经济发展等各个领域提供专业服务。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推荐“企业年度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评审专家”人选,向中国证监会推荐主板发审委委员、创业板发审委委员和并购重组委员会委员,向银监会推荐事务所承担银监会的审计业务和专项咨询业务,担任国资委审计项目招投标的评审专家等。一些地方注协也积极向当地政府部门推荐行业专家,参与重大项目的论证、咨询和审核。
——积极投身社会公益,彰显行业责任精神。2006年1月,中注协因组织行业积极支持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关注未来,救助孩子”活动,荣获“首届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贡献奖”。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注协积极组织行业支持抗震救灾行动,全行业共向灾区捐款5500多万元,部分地方注协和事务所组成志愿服务队,无偿为灾区提供抗震救灾捐赠款物审计和管理服务。为支持我国西南地区抗旱救灾工作,于2010年初开展“春风化雨——注册会计师行业思源行动”,募集善款860余万元。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中注协统一组织行业捐款400万元,定向用于玉树地区孤儿院建设项目,同时行业直接非定向捐款也达到470余万元。在吉林特大洪涝灾害和甘肃舟曲泥石流等突发灾害事件发生后,注册会计师行业也积极为灾区的救助及重建工作奉献爱心,充分展现了注册会计师行业心系灾区、无私奉献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精神。
6年来,行业建设成果显著。这些进步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结果,是财政部党组和理事会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注协和行业广大同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些进步的取得,与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与财政部各单位和各级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在此,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注册会计师事业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
6年来,行业建设取得巨大进步,但是,行业发展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行业发展还不能完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国内事务所的综合实力与国际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地区和规模分布不平衡,鉴证业务竞争依然激烈,执业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人才建设任务任重道远,协会管理和服务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等等。需要不断总结经验、解放思想,以改革创新精神扎实推进行业建设工程。#p#分页标题#e#
二、推进行业发展的工作体会
“四代会”深刻总结了行业恢复重建以来行业发展的6条基本经验,具体包括:行业发展应始终坚持以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为根本宗旨;行业发展离不开国家宏观政策和政府部门的重视与支持;行业发展得益于积极地对外开放与借鉴;行业发展一刻也不能放松队伍素质建设;行业发展需要尊重规律,不断进行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行业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行业协会。在过去的6年里,我们仍然始终坚持并发扬光大这些经验。6年来的行业发展实践也再次证明,这6条经验是行业加快发展的法宝,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过去6年行业建设的新实践,让我们进一步感到,面对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形势的变化,也需要我们在始终坚持行业发展基本经验的同时,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处理好行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互生互动的关系
注册会计师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两者是互生互动、共生共长的关系。因此,过去几年我们特别强调,行业发展要始终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要紧密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关注、顺应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从而在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突显和实现行业的价值,赢得行业更好的发展。比如,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走出去”和中国经济国际化发展,我们推进准则国际趋同和事务所做大做强战略;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为国家重大宏观经济政策的落实到位、为市场信心的有效提升提供服务;为服务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们积极研究医药卫生体制等各项改革工作对行业服务的新需求,大力拓展行业新业务领域,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发挥对其他产业转型升级和各项改革的促进和保障作用,等等。实践充分证明,注册会计师行业只有积极主动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节奏,才能更好地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与中国经济共成长,也才能赢得市场和社会的进一步重视和信赖。
(二)处理好战略规划与重点突破的关系
行业发展要制定长远目标,运用科学的战略规划进行引导。同时,战略规划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找准行业发展的关键点,逐个进行重点突破,通过局部的突破带动整体的发展。
“四代会”确定了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在这个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的指引下,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行业发展的“战略路线图”,即“一个目标、两个市场、三大战略、四大支柱”,提出了行业发展的三大战略以及相关配套措施,涉及面广,工作内容多,难易程度不一,其中有的是牵一发动全身带有全局意义的重点,需要集中精力重点突破。比如,作为专家行业、智力密集型行业,我们率先从人才培养着眼取得突破,改变行业发展人才匮乏的局面;有了人才还要有高质量的专业标准,因此,我们深入实施准则国际趋同战略,实现了执业标准的国际化。在人才和标准取得突破的基础上,我们大力推动事务所做大做强和“走出去”,全面提升行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一步一个脚印,由点及面,逐步逼近“四代会”提出的战略目标。
(三)处理好做大做强与做精做专的关系
经济社会发展是多元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服务对象也是多元化的,既有大型特大型企业,也有中小型企业。因此,行业的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规模、结构保持平衡,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由于行业恢复重建只有短短30年,完成脱钩改制只有10年,行业的服务能力相比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有些滞后,服务大型企业的能力,特别是服务“走出去”企业的能力尤显不足,这是我们开展行业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因此,我们着力实施事务所做大做强战略,以满足中国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中小事务所的规范发展,是夯实行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更好地服务不同经济实体多层次需求的关键。因此,我们在推动事务所做大做强的同时,十分关注中小事务所的规范发展,制定发布了《关于规范和发展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意见》,积极引导中小事务所做精做专,全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大型事务所做大做强,中小事务所做精做专,实现行业规模结构合理优化、协调发展,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四)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国际发展的关系
会计领域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市场之一。中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日益要求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实现国际化发展,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包括G20在内的全球各国领导人达成共识,要求会计行业加强国际协调,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来,我们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抓发展。一方面以国内市场为基础,狠抓准则执行和行业监管,提高服务质量,拓展服务领域,推进转型升级,全面服务经济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以国际化为导向推进行业建设,改革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大力培养国际化人才、积极推进准则持续全面国际趋同、着力推动事务所“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会计行业事务,使得行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日益增强。国内市场的稳固发展,能够为国际市场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国际市场的有效拓展,能够大力提升行业发展的国际空间,并可以更好地提升服务国内市场的能力。基于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日益融合的现实,没有国际市场的发展,国内市场也会失去,只有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双赢局面。
(五)处理好业务发展与行业党建的关系
加强行业党建是行业科学发展的坚强政治保证,认真践行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可以保证行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充分发挥事务所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可以促进事务所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可以带动行业诚信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
在推进事务所学习实践活动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活动的开展一定要与行业业务发展相结合,解决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推进行业科学发展。我们加强行业党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积极建立业务整改长效机制,用党建促进业务建设,切实做到党建和业务“两手抓、两促进、两提高”,取得突出成效,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和行业同志们的广泛好评。
(六)处理好加强宏观指导与充分发挥会员主体精神的关系
把握行业发展的方向,对行业发展给予指导,加强服务和管理,是推动行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主体精神是实现行业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宏观政策的扶持、各级注协的推动,都属于外因,外因通过内因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在行业工作中,我们特别注重通过推动制度的完善和环境的改善,为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采取多种形式为事务所搭建供需双方合作交流的平台;更多地运用指南、指引性文件引导行业加强机制建设,6年来共发布了包括内部治理、联合合并和业务领域拓展等方面在内的20余项指南、指引和意见。同时,鼓励、倡导和激发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首创精神和进取精神,比如,在继续教育方面,通过机制创新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在内部治理方面,通过制度引导实现“资本主导”向“智力主导”转变;在新业务领域拓展等方面,鼓励事务所大胆探索、先行先试。行业各个领域的发展,已经充分证明,正确处理好加强宏观指导与充分发挥会员主体精神的关系,有助于全面激发行业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对新一届理事会工作的建议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三个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科学规划未来5年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针。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办56号文件精神,始终坚持以维护公众利益为宗旨,以诚信建设为主线,以国际化发展为导向,发扬二次创业的精神,更加扎实、深入地开展工作,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加快实现行业跨越式发展。在此,向本次大会即将产生的新一届理事会就今后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制定和实施行业发展五年规划,指导行业科学发展
#p#分页标题#e#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科学确定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对推动“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国家十二五规划是指导国家未来5年发展的纲领文件,规划的出台,将为包括注册会计师行业在内的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指明方向。要紧紧抓住国家制定实施十二五规划这个机遇,深入总结行业发展30年特别是“四代会”以来6年的实践经验,认真分析行业发展面临的形势,集思广益,科学谋划,及时提出行业发展的五年规划,对行业未来5年的发展作出科学安排,提高行业发展的针对性和目标性,明确行业发展的着力点。
(二)继续深化实施人才培养、国际趋同和做大做强三大战略,着力提升行业发展质量
“四代会”后,中注协陆续启动实施人才培养、准则国际趋同和事务所做大做强等行业发展三大战略,成效显著。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也将赋予行业三大战略新的内涵,要继续深化,取得更大成绩。
要继续深入实施人才战略,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为指导,按照“服务发展,以用为本;健全制度,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制定实施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发展规划,大力培养高端人才,坚持培养和使用相结合,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走向国际提供强大的人才资源保障。
要进一步深化国际趋同战略,在巩固审计准则、职业道德守则、考试制度、监管制度等国际趋同成果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中国审计准则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等效认同进程,推进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国际认可进程,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走向国际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持和资质条件。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进一步提升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国际话语权。
要以培育具有国际水平的会计师事务所为目标,深化实施做大做强战略,推进事务所组织形式转制优化,完善内部治理机制,推动大型事务所品牌化发展,逐步进入高端业务领域,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同时继续大力支持中小事务所做精做专,打造品牌特色。
(三)启动和推进行业信息化战略,以信息化支持行业加快发展
当前,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经济各个领域,信息化成为行业提高竞争力、实现整体跨越式发展的新动力。要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的运用,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战略,组织制定行业信息化建设规划,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制定行业信息化标准,建立应用软件评价体系,在业务信息化、事务所管理信息化基础上,形成事务所、协会等互联互通的行业运行和管理系统,实现行业业务、管理、服务的全面信息化,用信息化支持和推进行业加快发展。
(四)实施新业务领域拓展战略,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
新业务领域拓展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积极响应中央号召,投身于服务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重要实践,是行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领域,也是行业贯彻落实国办56号文件精神,实现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
要将新业务领域拓展提升到行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按照“干实事,使实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抓实抓好。各级注协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争取政策支持,要加快人才培养,加强技术指导,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要充分发挥首创精神和进取精神,把握市场机会,主动拓展。通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切实转变行业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和服务结构,实现行业转型升级,形成行业新的增长空间,助推行业跨越式发展。
(五)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推进建立行业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在注册会计师行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推进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要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党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业务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行业科学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要通过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引领行业诚信建设,锻造市场经济诚信链条;要通过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加强行业党的建设,用党的建设的成果检验行业创先争优活动的成效;要通过创先争优活动,建立健全行业创先争优机制,使创先争优成为行业的自觉行动和价值取向;要通过创先争优活动,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体系,创新行业管理手段,推进行业科学发展,夯实行业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六)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协会建设,提升服务和管理的能力水平
协会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把协会建设好、发展好,充分发挥协会在行业服务和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是社会管理体制的重大创新。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摸索和把握行业发展的规律,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行业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充分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行业管理,加强行业管理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协会的服务和管理能力,加快推进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各位代表:
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以来,注册会计师行业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锐意进取,行业发展和协会建设取得全面进步,令人振奋。当前,行业发展既有国办56号文件这样的政策机遇,也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样的战略机遇,更有创先争优活动这样的政治机遇,我们相信,未来的5年,在财政部党组和新一届理事会的正确领导下,注册会计师行业全体从业人员奋勇争先、开拓进取,一定会推动行业科学发展再上新台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相关文章:
- [财会资讯]加强会计诚信建设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新会计法系列解读之七
- [财会资讯]政策举措密集落地,深圳加速迈向“低空经济第一城”
- [财会资讯]关于对深圳市亿企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违规收取网络申报软件使用费处理决定的通告
- [财会资讯]深圳市财政局关于举办新修改会计法培训会的通知
- [财会资讯]财政部重拳出击!老牌知名会计事务所被暂停经营业务1年,事涉多家发债城投
- [财会资讯]以新会计法为准绳进一步夯实单位内部财会监督基础
- [财会资讯]深圳市财政局举办全市企业数据资源入表业务培训
- [财会资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企业兼并重组主要税收优惠政策指引》
- [财会资讯]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加大抽查核实力度 提升谈话函询实效
- [财会资讯]中国会计学会第二十三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学术年会在山西财经大学举行
相关推荐:
- [财会资讯]中国会计学会第二十三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学术年会在山西财经大学举行
- [财会资讯]清华大学会计硕士项目2025级招生说明会(深圳场)举行
- [财会资讯]2023年度深圳市代理记账行业业务素质提升培训开始报名
- [财会资讯]宝安区财政局关于开展2023年代理记账行业“虚假承诺”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
- [财会资讯]宝安区财政局关于开展2023年代理记账行业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
- [财会资讯]深圳市财政局“六个率先”跑出政采营商环境“深圳速度”
- [财会资讯]2023进一步强化财会监督风起 影响几何?
- [财会资讯]深圳市财政局制作微视频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宣传
- [财会资讯]财政部关于公开选聘第四届企业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委员的通告 财办会〔2023〕10号
- [财会资讯]深圳会计师事务所2022年业务收入排名 普华永道霸榜,四大所均进前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