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会计资讯 > 财税资讯

三家酒店缘何“蜗居”一栋楼房 揭开一址多店背后玄机

人气: 作者: 中国税务报 张卫海 时间:2025-08-27
导读: 一家业绩稳步增长、年销售额刚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的加盟酒店,为何突然选择注销?税务人员针对疑点进行核查时,发现企业注销行为背后似乎另有隐情。随着调查的深入,更多的疑点浮现出来……近期,国家税务总局青岛市李沧区税务局查处一起酒店经营企业少缴税款案

一家业绩稳步增长、年销售额刚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的加盟酒店,为何突然选择注销?税务人员针对疑点进行核查时,发现企业注销行为背后似乎另有隐情。随着调查的深入,更多的疑点浮现出来……

近期,国家税务总局青岛市李沧区税务局查处一起酒店经营企业少缴税款案件。涉案企业利用关联企业拆分收入、虚假申报等方式在检查期内共隐匿销售收入1366万元未依法申报纳税。针对企业违法行为,李沧区税务局依法对其作出补缴税款、加收滞纳金的处理决定。目前,该案件执行工作正在进行中。

反常注销牵出“一楼多企”

2025年4月,李沧区税务局税务人员对辖区内第一季度简易注销企业进行例行性的风险排查时,一家名为HX酒店经营公司(以下简称HX公司)的企业引起了税务人员注意。

征管系统数据显示,HX公司成立于2024年1月,为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法定代表人为王某,主要业务为酒店住宿服务等。征管系统中显示的发票开具信息显示,该企业开业后2024年二季度、三季度和四季度的营业收入不断增加,从数据看该企业整体营业收入呈现稳步上升趋势,经营状况良好。

但是,税务人员在查阅企业信息时发现,这样一家经营状况稳步向好的企业,却在2025年1月突然申请办理了简易注销手续。税务人员注意到,企业注销时申报的全年销售收入为552万元,这个数字恰好略高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500万元的年应税销售额认定标准。

据税务人员了解,酒店经营企业一般具有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经营特点,而且企业在开业前还须到消防、公安等部门办理《特种行业许可证》,审核程序较为复杂。因此,对于一家经营已经步入正轨的酒店经营企业来说,通常不会轻易选择办理注销。

这家酒店经营业绩不错,为何在年销售收入达到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后不久,就选择办理了注销?税务人员认为其行为不符合经营常规,存在刻意规避一般纳税人资格登记嫌疑。

为印证判断,税务人员决定进一步了解HX公司的经营情况,准备先对企业进行实地核查。

税务人员抵达企业经营地后发现,该酒店位于当地繁华地段,是一幢6层楼房,大门入口处醒目地挂着“M品牌酒店”标牌。

税务人员在现场发现,该酒店大堂时常有住客往来,前台也不时有人办理入住和离店手续,看起来并不像是已注销企业应有的停业状态。税务人员随后查看了酒店前台的客房预订系统,发现该酒店共有119间客房,预订系统仍在正常运转,各方迹象表明酒店仍在正常运转中,这是怎么回事?

带着疑问,税务人员约谈了HX公司原法定代表人王某。

王某称,由于是分批次取得这栋楼房的场地经营权,因此之前楼房中的客房是由他名下的两家酒店运营企业HX公司和HJ公司分别经营,HJ公司经营其中的50间客房,HX公司经营其余69间客房。由于两家企业都采取品牌加盟经营方式,为了经营方便,两家企业使用一套客房预订系统。但是,他在HX公司运营1年以后发现这种方式管理不便,经营成本太高,所以将HX公司注销,酒店所有房间和住宿业务等均由HJ公司统一管理。

检查人员随即要求王某提供两家企业以往经营年度客房预订信息、企业账簿资料等,以便核查企业经营情况。但王某称,客房预订系统刚完成升级,以往年度的信息由于未及时保存已丢失。此外,王某还表示,之前由于财务管理不到位和会计离职等原因,企业财务资料不仅缺失而且十分混乱,新到任的财务人员正在整理,暂时无法提供。

酒店现场经营情况,以及企业人员的言行举止,加深了税务人员心中疑惑。他们认为,企业注销行为可能并不简单,于是,李沧区税务局决定成立核查小组对两家企业进行深度核查。

资质调查发现猫腻

为查清涉案企业真实运营情况,检查人员随后利用税务大数据平台,对HJ公司、HX公司的注册信息、股东结构、发票数据等涉税信息进行了仔细核查和交叉比对。

他们发现,HJ公司成立于2023年7月,为小规模纳税人。从该企业的申报情况看,企业经营业绩稳中有升,但年申报销售收入均未超过500万元。

在核查HJ公司和HX公司涉税信息的过程中,检查人员发现有一家名为HY公司的企业,情况比较蹊跷。这家企业也是小规模纳税人,其不仅注册地址与上述两家企业相同,该企业法定代表人杨某同时也是HJ公司和HX公司两家企业的股东。

结合3家企业经营地址相同、企业负责人交叉任职,以及之前核查过程中企业呈现出的种种异常情况,税务人员认为,这3家企业很可疑!企业人员可能存在通过注册成立HX公司和HY公司,拆分HJ公司经营收入,以达到违规享受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少缴税款的目的。于是,核查小组决定对3家企业同步实施税收核查。

检查小组再次约谈了HX公司、HJ公司负责人王某,向其出示了3家企业为关联企业的相关证据,要求王某对企业经营状态和情况予以解释说明。对此,王某称,HY公司是他朋友杨某负责经营管理,该企业的业务是不定期租赁酒店的房间,为一些单位和团体提供会议住宿和接待服务。于是,税务人员要求王某提供企业与HY公司签署的租赁业务合同和相关财务核算资料,但王某仍以相关资料混乱,仍未整理完毕为由拒绝提供。

企业人员不配合核查,案件调查受阻。核查小组结合线索对案情进行研讨分析。税务人员认为,这3家企业均从事酒店住宿等业务,但却共用一栋经营楼房,这一行为与行业经营常规不符。为了确保酒店安全运营、顾客入住无虞,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对酒店经营企业制定了严格的从业标准和规范,相关企业必须经过公安、消防等部门审核,取得《特种行业许可证》,具备经营资质后才能正常开展经营活动。

涉案3家企业是否通过了相关部门审核,具有相关经营资质?

于是,核查小组联系当地公安机关,查询了3家企业的行业资格许可情况。结果显示,3家企业当中,只有HJ公司取得了《特种行业许可证》,HX公司、HY公司均未取得该项资格许可证书——这表明两家企业未获得酒店住宿服务经营资质,是非法经营主体。

结合前期调查发现的3家企业共用经营场地、共用一个客房预订系统、企业人员交叉任职等线索证据,核查小组认为,企业经营资质调查结果表明,HX、HY两家无经营资质的企业业务虚假,其设立的目的是为了掩人耳目,拆分HJ公司经营收入,以此达到少缴税款目的。

逆向测算确定真实收入

如果企业存在拆分收入、虚假申报少缴税款行为,那么下一步的核查工作重点,就是确定核查期内涉案企业真实经营收入数额。在企业不配合调查、账簿等资料缺失的情况下,如何尽快查明HJ公司真实经营收入?

这时,税务人员记起在初次对企业进行实地核查时,曾发现酒店入口处有“M品牌酒店”标牌。王某也曾说过酒店采取的是“品牌加盟经营”方式,能否由此经营方式打开突破口呢?

税务人员对当地其他几家加盟酒店经营企业进行调查。他们了解到,如果酒店经营企业采取品牌加盟经营方式,按照行业经营常规,加盟酒店须定期向加盟品牌运营企业交纳加盟费,加盟费通常以酒店每月或每季度销售收入乘以固定的加盟费率的方式收取,加盟品牌运营企业在收到加盟费后,会向加盟酒店开具品名为服务费的发票。

得知这一运营模式后,税务人员认为,如果知晓了加盟费率,结合企业收到的进项发票金额,就可以逆向测算出涉案企业真实的营运收入。

按照这一思路,税务人员核查了3家企业的进项发票信息,果然发现HJ公司经营期内曾收到M品牌酒店管理公司开具的总金额为208万元、品名为服务费的发票。

追踪这一线索,税务人员对M品牌酒店管理公司进行了外调,取得了加盟费费率和HJ公司与其签署的酒店加盟经营协议等资料。

随后,依照加盟费率,结合HJ公司收到的加盟费发票金额,税务人员对HJ公司核查期内经营收入进行了逆向测算,确定检查期内HJ公司的真实经营收入应为2054万元,而该企业仅申报了688万元,其余1366万元则通过两家没有经营资质的关联企业,以虚假经营、拆分收入的方式“分流”,未予以申报。

完成核查取证工作后,核查小组再次约谈了涉案企业负责人王某,面对税务人员出示的相关证据,王某无法自圆其说,承认了设立多个关联企业,拆分HJ公司经营收入、虚假申报的违法事实。针对企业违法行为,李沧区税务局依法对其作出补缴相关税费,加收滞纳金的处理决定。目前,该案件执行工作正在进行中。


■税案评析  

作者:国家税务总局青岛市李沧区税务局局长 刘建华


本案是一起较为典型的酒店经营企业少申报营业收入、逃避缴纳税款案件。涉案企业通过设立关联企业虚假经营、拆分收入和虚假申报的方式逃避缴纳税款。

本案的查办为税务机关核查类似行业企业涉税违法案件、提高案件核查效能提供了思路。

聚焦疑点,深挖细查。本案核查初期,税务人员并未轻信现场核查时企业人员“两家关联企业一栋楼中共同经营”的说辞,企业人员言行举止,以及现场不符合经营常规的情形,均让税务人员认为“一楼多企”的背后并不简单。他们聚焦疑点,对企业注册地址、人员信息、发票数据等进行了关联分析和交叉比对,发现了同一注册地址的第三家涉案关联企业,并根据“一址三企”、企业收入申报金额有人为控制迹象等线索,确定涉案企业具有拆分收入、少缴税款违法嫌疑,决定对三家企业同时实施税收核查。案件核查结果表明,这一决定正确无误,为最终查清企业违法事实明确了方向。

因此,税务人员在核查类似案件时,应针对核查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经营常规的未解疑点,充分利用税务大数据、第三方涉税信息等核查资源深挖细查,寻找有价值线索,为进一步明确案件性质和调查方向奠定基础。

抓住特点,外围取证。本案核查过程中,在企业人员不配合、无账可查,调查受阻的情况下,核查人员抓住酒店经营主体须有相关资质证书、开展加盟经营的酒店须定期向加盟品牌管理企业支付加盟费等行业经营特点,对相关资质审批部门和加盟品牌管理企业实施外围调查,从而取得了两家关联企业无酒店运营资质、虚假经营的证据,并利用调查获取的加盟费率逆向测算出涉案酒店真实营运收入,最终查清了涉案酒店拆分收入、虚假申报少缴税款的违法事实。

因此,在税收核查过程中,除核查账簿、分析企业涉税信息等方法外,税务人员须研究掌握涉案企业所在行业的运营规律和企业经营特点,结合企业异常经营行为和疑点开展针对性调查。众多案件核查成功经验表明,这样做不仅可扩展调查视角,同时有助于找到突破查办瓶颈的切入点,推动案件查办进程。


责任编辑:小编

点击关注我们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关注深圳会计网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关注深圳会计网哦